文章

脱贫攻坚:完成硬任务,须有实举措

发稿时间:2019-04-15 13:56:4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贺耀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原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 丁文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金三林

  1.完成硬任务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光明智库: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如何确保完成中央确定的“三农”领域硬任务?

  金三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对于如何完成预期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作了系统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咬定既定脱贫目标。既然脱贫攻坚的目标已经明确,政策已经出台,就必须一鼓作气,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

  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目前,我国尚未脱贫的16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大多身处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是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因此,必须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脱贫攻坚资金、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干部人才等各类政策措施向这些地区倾斜,坚决把硬骨头啃下来。

  提高脱贫质量。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总体较差,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体较弱,遇到经济波动、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很可能出现返贫的情况。因此,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必须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的、高质量的脱贫。要做到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及早研究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传递好“接力棒”。巩固摘帽后贫困县的发展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的改善。

  贺耀敏: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要想确保完成硬任务,就必须做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流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领域,以投资增长带动收入增长,以收入增加促进投资增长,加大财政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领域的投入,平衡国家“钱袋子”与百姓“钱袋子”的关系,尽快提升农村社会福利。

  其次,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起点低、欠账多,发展不均衡,总体上看比较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抓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精心做好并落实顶层设计。

  再次,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我国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要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城乡融合发展需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光明智库:如何确保乡村振兴扎实有效推进,实现乡村与城镇、农业与工业协调良性发展,从而切实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丁文锋:切实有效地防止贫困人口返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二是要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而是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三是要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四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口和劳动力势必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经济发展必须适应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贺耀敏:乡村振兴是过去所提的乡村城镇化的升华和超越,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应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简单地在广大农村推动城镇化,需要有顶层设计。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振兴,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方式,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互动的现实选择。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不断缩小和逐步打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壁垒,引导各种资源向“三农”流动,促进乡村实现五个方面的振兴。

  金三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完成好这样的长期任务,必须在施政理念、顶层制度设计、中长期规划等方面下功夫。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较于城市,乡村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不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比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城市科技和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精英返乡;完善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村地村用”机制。鼓励各地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把零星分散的建设用地整合盘活,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鼓励各地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此外,要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乡村振兴是长期性战略,需要通过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处理好乡村振兴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的关系。乡村振兴规划是综合性规划,要有前瞻性、先导性,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涉及的工作点多面广,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机制,制定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谋划政策举措、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并督促政策落实,真正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精准脱贫“要有长期战持久战的准备”

  光明智库:2020年脱贫攻坚战完成后,精准扶贫是否会鸣金收兵或者缓口气再出发,贫困是否将不复存在?扶贫政策需要作出怎样的调整,届时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

  丁文锋:贫困是人类发展的一大顽疾,在我国也将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2020年全面脱贫以后,农村的绝对贫困将消失。但是相对贫困的状况,或者因个人情况返贫的情况,仍将难以避免。2020年以后,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更高,农村的防贫减贫工作反而更难做了。此外,农业农村是现代化的短板,更需要力争上游。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保持历史耐心,要有长期战持久战的准备,绝不能有缓口气的松懈感觉。

  贺耀敏: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在我国,乡村贫困问题是长期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其本身也具有历史性,解决乡村贫困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必须确保按时完成,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余地。但是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隐时现、时强时弱,贫困线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所以,精准扶贫要将这两年必须解决的硬性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期任务结合起来。解决近期硬任务要通力合作、扭住不放,不见成效决不收兵;解决长期任务要保持定力和韧性,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特别要引导乡村稀缺资源流向乡村,让乡村成为未来发展的热土。

  4.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光明智库: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什么意义,其经验可以怎样提炼和总结?

  丁文锋:中国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不仅为加快推进全球反贫困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在中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突出的特点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且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系统性地投入,进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2020年之后,我国的精准扶贫还会更加精准,在配合各地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现代化,带来解决贫困问题和乡村发展问题的新成果。

  贺耀敏:我国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他们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被严重的贫困困扰,仍然没有找到摆脱贫困的现实路径,过去那种寄希望于西方发达国家援助的幻想也在加速破灭,这就更凸显了中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方案和路径所具有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学术支持单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正翔、万霁萱、张梦泽、王斯敏

  实习生 王美莹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